前總統、現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臺“真相社交”上宣布,若再次當選總統,將立即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高達25%的全面性關稅。此番言論立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并招致多方強烈反應。
特朗普在聲明中稱,此舉旨在“保護美國就業,結束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并誓言要將“關稅作為重建美國經濟實力的核心工具”。他強調,這一稅率將遠高于此前拜登政府時期保留的大部分關稅,標志著其貿易政策將回歸并強化2018-2019年對華“貿易戰”的強硬路線。
市場反應迅速且負面
消息一出,全球主要股市應聲下挫。美國股指期貨盤前大幅下跌,歐洲股市普遍走低。作為全球經濟“晴雨表”的銅、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明顯下跌,市場避險情緒急劇升溫,資金涌入美元和美國國債。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25%的全面關稅若真正實施,將無異于一場全面的貿易戰爭升級。它不僅會顯著推高美國國內的通脹水平,侵蝕消費者購買力,更將嚴重擾亂全球供應鏈,對正處于緩慢復蘇中的世界經濟構成巨大威脅。
各方回應與潛在影響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此前曾多次表示,單邊關稅措施“不利于中美兩國,也不利于世界”,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業內預計,中方必將出臺對等的反制措施。
美國國內反應同樣強烈。部分商業團體和農業協會警告,這將導致美國企業成本飆升、農產品出口受損,最終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買單。歐盟、日本等美國盟友也對此深表關切,擔心本國經濟會遭受連帶沖擊,并可能引發全球性的“以鄰為壑”的關稅戰。
政治背景與未來走向
目前,特朗普與現任總統拜登在民調中支持率緊咬。貿易和對華政策成為雙方競選的核心議題之一。拜登團隊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魯莽的”,但同時也表示將繼續在關鍵領域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
此聲明被視為特朗普在選舉年向基本盤選民展示其經濟政策主張的關鍵一步,旨在強化其“強勢領導人”的形象。然而,其政策若真正落地,將把中美關系和全球經濟帶入一個高度不確定的新階段。
(文/西南石油大學賈智恒 圖/西南石油大學趙梓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