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成都東軟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逐光探影隊”赴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禾豐鎮和平村,開展了一項針對農村老年人慢性病狀況的實地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旨在深入探討基層老年群體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實際需求,為未來相關研究、健康宣講及服務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和平村坐落于川西平原,此地農業人口占比較大,多數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使得留守老人成為村莊的主要居住群體。隨著我國鄉村地區老齡化現象的加劇,老年人面臨的慢性病問題變得尤為突出。由于基層醫療資源有限以及健康知識普及程度不高,部分老年患者在疾病認知和治療依從性方面存在顯著不足。
面對這一社會現實,“逐光探影隊”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將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設定為調研重點。通過入戶一對一訪談的方式,團隊成員不僅收集到了關于這些疾病的寶貴一手資料,還對當地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真實情況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上午8時,隊員們攜帶調查問卷及相關記錄設備開始走訪村民家庭。鑒于和平村地勢開闊,房屋分布較為分散,隊員們穿行于田間地頭,與村民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日常飲食習慣、作息規律及就醫行為等情況。考慮到部分受訪老人視力不佳或文化水平較低,隊員采取了“一問一答”的方式協助填寫問卷,并對涉及的專業術語進行詳細解釋。
(圖為成都東軟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逐光探影隊”隊員徐艷向當地老人科普慢性病相關知識。張桐 供圖)
一位姓李的大爺在接受采訪時說:“醫生開的藥看不懂說明,有時候憑感覺服用。”他的回答反映出部分老年人在用藥方面存在的困難。另一位患有高血壓多年的王奶奶則表示:“以前認為年紀大了血壓偏高正常,現在才意識到需要定期檢測。”她提到自己曾因忽視病情而出現頭暈癥狀,在村衛生室醫生指導下才開始規律服藥。
調研過程中,隊員們發現許多老人雖然知道自己患有慢性病,但在用藥規范、飲食控制、病情監測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的認知空白。此外,交通不便、子女長期在外等因素進一步增加了健康管理的難度。當天共完成有效問卷37份,盡管樣本量有限,但每份問卷均基于充分溝通完成,信息詳實可靠。
(圖為成都東軟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逐光探影隊”隊員蒲彥霖邀請村民參與老年人慢性病問卷調查。唐真晗 供圖)
在走訪過程中,隊員們觀察到一些值得關注的現象。例如,部分老人家中備有多種降壓藥物,但缺乏統一管理;有的老人雖定期測量血壓,卻并不清楚理想數值范圍;還有不少受訪者表示,看病多依賴經驗判斷,較少主動咨詢醫生意見。這反映出當地老年人對待慢性病的意識不足,缺少必要的醫學科普知識和健康的觀念。該現狀提示有必要加強對鄉村地區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素養與疾病管理能力。
(圖為成都東軟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逐光探影隊”隊員李秀萍就老年人慢性病與當地老人展開交談。李超 供圖)
對于參與調研的學生而言,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專業能力的實踐鍛煉,更是一堂生動而深刻的社會實踐課。他們逐漸意識到,作為未來的健康服務者,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深厚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唯有真正走進基層、深入了解民眾的需求,方能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更好地服務社會、造福百姓。
(圖為成都東軟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逐光探影隊”隊員合影。胡夢雅 供圖)
調研結束后,團隊成員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初步整理與分析,并計劃將研究成果反饋給當地衛生部門,為后續政策制定和健康干預措施提供數據支持和參考依據。同時,他們也表示將持續關注鄉村地區慢性病防治問題,結合自身專業背景,積極探索更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助力提升基層健康服務水平。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加強了高校與基層社區之間的聯系,也為青年學生搭建了一個深入了解國情、積極服務社會的重要平臺。通過親身參與一線調研工作,學生們不僅提升了實踐能力,也進一步增強了使命感與責任感,為推動“健康中國”戰略貢獻了青春智慧與力量。
(撰稿:張家瑩 黃若瑩)
(日期:2025年7月19日)
(成都東軟學院健康醫療科技學院“逐光探影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