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邳州邳城鎮祁家村,連片玉米田裹著青綠隨風起伏,泥土的清香漫過村道。我們這支三下鄉實踐團隊,懷揣助農初心與準備好的農技資料、工具,走進這片鄉土,以青春實踐為祁家村的夏日添上一抹實干色彩。
抵達次日,我們便跟隨村支書深入田間地頭。在村民種植的玉米地里,我們發現部分地塊因雨水過多出現玉米大斑病癥狀,葉片上的黃褐色病斑格外顯眼。團隊立刻取出農技手冊,對照病癥標注防治要點,隨后向周邊農戶普及病害成因、殺菌劑配比方法與噴灑時機,同時現場演示背負式噴霧器的調試與操作技巧,確保農戶能掌握正確的施藥方式,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針對村里老年群體較多、智能手機操作不便的情況,我們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開設“智慧助老”服務點。桌上整齊擺放著圖文并茂的操作指南,隊員們一對一協助老人熟悉手機掛號流程、線上水電費繳納步驟,幫老人將常用聯系人和鎮醫院地址設為快捷方式,還耐心演示如何清理手機內存、調整字體大小,讓老人們能獨立使用基礎數字化服務,減少日常辦事奔波。
實踐期間,我們還參與祁家村人居環境整治,協助清理村道旁的雜物、修整綠化帶,并和村里的孩子一起在閑置墻面繪制鄉村振興主題墻繪,用色彩點亮村落角落。同時,我們走訪10余戶村民,詳細記錄大家對村內灌溉設施完善、健身器材增設等方面的需求,整理形成《祁家村民生需求清單》,提交給村兩委作為后續工作參考。
離村那日,晨光中的祁家村格外寧靜,田埂上的玉米長勢愈發旺盛,村口墻繪上的“豐收圖景”格外鮮活。此次祁家村之行,我們以點滴行動解決農戶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鄉土實踐中讀懂鄉村振興的基層需求。青春的足跡留在田埂與村道間,不僅為祁家村注入了微薄卻實在的助力,更讓我們在服務中收獲了成長,讓三下鄉的初心在為民辦實事中落地生根。